上海凱泉:新一代KQWT分散式污水處理裝置
技術名稱:新一代KQWT分散式污水處理裝置
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KQWT產品是上海凱泉推出的符合我國農村地區等分散污水治理需求及特點的污水處理設備,設備將傳統生化處理工藝進行集成,具有品質優良、運行穩定、便于維護、節省占地、運行費用低等特點,可大幅縮短傳統污水處理站點建設周期,降低投資及優化后期使用成本。同時,上海凱泉可提供分散污水收集、處理、智慧監管、運營維護等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解決方案及相關產品服務。致力于村鎮水環境改善,上海凱泉推出了KQWT系列化污水處理產品,形成分散污水治理系統解決方案。KQWT系列產品適用于農村污水等分散污水治理,其中A型產品便于維護、簡單可靠,B型產品工藝靈活,高排放標準,產品處理規模可涵蓋10-1000噸/天,提供地埋、地上等多種安裝方式,可輔配多種單元模塊及遠程監控系統,出水水質最高可達地表水準IV類排放標準。
2.成果來源
自主研發。目前市面上主要產品為A2O工藝,設備內污水回流靠泵實現,設備施工需要建設設備間、儲泥池、消毒池。我公司研發的A系列產品使用雙級AO工藝、MBBR填料、除磷濾料工藝,占地面積低,噸水處理費用0.3-0.6元,降低加藥量實現運維費用的顯著降低。
針對農村污水治理方面的幾大痛點,KQWT-A系列產品相對應的優化設計,助力農村污水處理。
技術狀態及指標
技術現狀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污水處理工藝為A2O工藝,設備集成度低,需要另外土建設備間、儲泥池、消毒池,占地面積大。同時設備回流所采用的方式一般通過水泵實現,增加耗電的同時,也增加了設備本身運行過程中的水泵故障率。整體項目運行過程中占地面積大、耗電量大、噪音大。
KQWT-A產品是上海凱泉推出的標準化污水處理產品,適用于廣大農村、分散社區、旅游風景區等分散污水治理場合。產品采用分段進水兩級AO-MBBR處理工藝集成吸附除磷濾池,將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污泥存儲等處理單元高度集成,出水水質最高可達《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產品具便于維護、低耗節能、品質優良、穩定達標等顯著優勢。
針對農村污水氮磷濃度高、波動大、運營維護專業性弱的特點,KQWT-A產品采用分段進水兩級AO-MBBR處理工藝集成吸附除磷濾池,將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污泥存儲等處理單元高度集成。產品為純生物膜工藝,抗沖擊能力強、污泥產量低。
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渠,經兩級格柵去除較大雜物后,自流進入調節池進行均質均量,由調節池提升泵送至分散污水處理設備,依次經過澄清區、缺氧1區、好氧1區、缺氧2區、好氧2區、沉淀區、過濾區和消毒區,部分污水分流進入缺氧2區補充碳源。澄清區兼具澄清和儲泥功能,儲泥周期3-6個月,可儲存剩余污泥同時充分利用剩余除磷藥劑去除部分進水懸浮物,提升除磷藥劑使用效率。兩級AO生化處理工藝可提高原水碳源利用率,提升脫氮效果,同時,兩段好氧有機負荷的差異,可為硝化菌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提高系統硝化效果。產品集成吸附除磷過濾單元,過濾區采用上海凱泉研制的改性多孔吸附除磷濾料,其除磷機理主要為金屬離子配位羥基進行磷酸鹽離子交換,濾料具有良好的吸附除磷性能及使用壽命,可大幅降低除磷藥劑投加量及維護頻次,濾料除磷飽和周期1-2年,飽和后可再生恢復或整體更換作為緩釋磷肥還田。出水端設有消毒區,采用緩釋消毒劑進行消毒,更換周期≥1個月,方便維護操作。
與常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相比,KQWT-A產品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1)便于維護
KQWT-A產品屬純生物膜處理工藝,抗沖擊能力強、污泥產量低、無污泥膨脹及跑冒風險;采用可視化設計理念,常規維護操作均可在人孔上完成,僅需2周進行一次巡檢維護,3-6個月進行一次吸污;
(2)低耗節能
產品高度集成,一氣多用的曝氣氣提設計,整套動力設備僅為1套隔膜風機組無需水泵,噪音<60db,運行能耗低且可大幅降低設備運行故障率;控制系統預設多種運行模式,可根據實際進水負荷調整,進一步降低能耗;分段進水及除磷濾池設置,可降低40%藥劑消耗量;
(3)品質可靠
產品采用標準化設計,CAE強度分析,工廠預制生產,保障設備主體使用壽命>30年;提升品控同時,產品內部部件均采用國內一線品牌;處理站點地上無需建設設備間,僅需2個電控柜,有效提高站點建設效率;
(4)穩定達標
產品生化段停留時間最長≥17h,適用農村地區等分散污水波動大、氮磷濃度高、維護專業性差等實際特點,針對農村生活污水,保障合理運維前提下大幅提高產品水質達標穩定性。
具體技術指標
①產品主要技術設計參數
處理工藝:兩級AO-吸附除磷
產品材質:FRP(玻璃鋼)
安裝方式:地埋安裝
排放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主要設計參數:
①生化段總停留時間:11.5~17.0h
②設計總氣水比:≥40:1
③設計回流比:≥300%
③MBBR填料填充率:好氧1區填料填充率≥30%,有效比表面積≥500 m2/ m3;好氧2區填料填充率≥40%,,有效比表面積≥650 m2/ m3
④沉淀池表面負荷:≤1m3/( m2h)
⑤消毒區停留時間:≥30min
(1)強度要求
玻璃鋼抗拉強度≥160MPa、彎曲強度≥200MPa、彈性模量≥9000MPa、巴氏硬度70;
(2)殼體
殼體包括罐體、封頭、吊環、底座等。
封頭為異形封頭,保障進出水管具有平面接口;
殼體吊環材質為304不銹鋼。
殼體底部設有鞍形底座,材質為玻璃鋼,采用手糊成型工藝。底座為分體式,底座上沿與罐體外壁圓弧吻合,底座包角不小于120°。
(3)使用壽命
產品主體使用壽命≥30年。
(1)隔板
隔板為玻璃鋼材質,采用手糊+噴射混合成型工藝,直徑φ1500mm:壁厚10mm;直徑φ2000mm:壁厚10mm;直徑φ2000mm:壁厚10mm;直徑φ2800mm:壁厚20mm;隔板內設方鋼加強筋,材質為Q235A,加強筋尺寸5cm,壁厚5mm,方鋼進行防腐處理后,用玻璃鋼包封。
(2)缺氧壓板、托板
缺氧壓板、托板為玻璃鋼格柵板,格柵孔口尺寸150mm,與設備隔板固定后強度滿足縱向雙向承載160kg。
(3)好氧填料蓋板
好氧填料蓋板材質為玻璃鋼,底部設玻璃鋼加強筋,保障蓋板表面平整不發生明顯變形,蓋板厚度8mm;中間設有矩形活動蓋板及導槽,活動蓋板為透明有機玻璃蓋板,有機玻璃板厚度6mm,打開關閉方式為推拉式,保證有機玻璃板推拉順暢、不易卡住。
(4)消毒槽
消毒槽采用UPVC或玻璃鋼材質,整體掛接在隔板上;消毒槽藥劑桶底座保障與藥劑桶形成密封;消毒槽內滿水時不發生變形;
(5)防墜網
在人孔處設玻璃鋼格柵板防墜網;
(6)人孔蓋
在每一個人孔上設置相應尺寸的鋁蓋,并配套鎖。
(7)UPVC管路及管件
設備內部所有管路采用國內知名品牌UPVC管及管配件,所選管材符合《給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1-2006)的要求。
設備選用管材:水管壓力1.0Mpa;氣管壓力1.6Mpa;
4、應用案例
①案例1
南充市安平鎮醫院醫療廢水治理項目
處理量:60m3/d,采用兩級AO-過濾-消毒工藝,地埋安裝,玻璃鋼材質, 出 水水質: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②案例2
武漢青山方艙醫院醫療廢水治理項目
處理量:50m3/d,采用預處理-消毒-兩級AO-消毒工藝,地埋安裝,玻璃鋼材 質, 出水水質: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③案例3
山東齊河農村污水處理工程改造項目
處理量100—300m3/d,兩級AO-MBBR工藝,地埋式安裝項目一次性調試合 格,通過環保局驗收,出水水質:GB18918-2002一級B標準
④案例4
南通如東新光鎮農村污水治理項目
處理量:100m3/d,采用兩級AO工藝,地埋玻璃鋼材質, 出水水質:江蘇省 DB32/3462-2020一級B標準
⑤案例5
江西吉水農村污水處理項目
處理量:50-80m3/d,采用兩級AO-MBBR工藝,地埋安裝,玻璃鋼材質, 出 水水質: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⑥案例6
吉林雙陽農村污水處理項目
處理量:150m3/d,采用兩級AO-MBR工藝,地埋安裝,碳鋼材質, 出水水質: 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⑦案例7
天津黃花店中學污水處理項目
處理量:50m3/d,采用兩級AO-MBBR工藝,地埋安裝,玻璃鋼材質, 出水水 質:GB18918-2002一級B標準
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
郵編:210800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255-4287號
聯系人:王玉心 聯系電話:021-69591240 手機:13817311945
技術持有單位簡介:
上海凱泉是集設計、生產、銷售泵、給水設備及泵用控制設備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泵業集團。總資產達38億元,在上海、浙江、河北、遼寧、安徽等省市擁有7家企業,5個工業園區,總占地面積1000畝,生產性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 上海凱泉獲得了“上海市質量金獎”、 “上海市私營企業百強第四名”、“上海市科技百強企業”、“上海市名牌產品”、 “上海市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中國質量信用AAA級”、“全國合同信用等級AAA級”、“質量、信譽、服務三優企業”、“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商品商標”、“五星級服務認證”等光榮稱號,連續多年入圍全國機械百強,至今名列泵行業之首。上海凱泉注重服務與技術、業務的結合,實現增值服務。300名技術工程師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方案支持。運用先進的ERP系統和CRM系統全程控制訂單流程。24個銷售分公司、400多個辦事處,服務網絡覆蓋全國,實施“藍色艦隊”服務和4小時快速反應機制,隨時響應用戶需求,打造性能可靠的業界精品。
上海凱泉技術中心已形成了多元的技術聯合體,最大化的應用國內國際技術資源。在核電用泵、火電用泵、三大化工用泵等重點研發項目上,與建大流體機械研究所、清華大學、江蘇大學開展水力設計、研究、流場分析等技術合作;與上海核工程研究院開展承壓邊界、轉子動態、抗震分析計算等技術合作;與同濟大學開展核電泵抗震實驗技術合作;與上海交大開展軸承計算、核工程等技術合作。研發合作38所高校、應用合作550家甲級設計院、業務合作630家水務集團。
集團技術中心 2000年或評為“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擁有水力研究室、力學研究室、材料研究室、產品研發室、智能產品研究室、新品試制部等。現技術團隊300余名,由國內知名專家教授、博士碩士、高中級工程師、高級工藝師組成,形成了具有創新思維的梯隊型人才結構,為集團“技術領先”的發展戰略提供了保障。蘭州技術中心 2018年10月成立蘭州技術中心,現研發團隊約30人,與蘭州理工大學等知名專家、教授合作研究。鎮江水力研究中心 2018年12月成立鎮江水力研究中心,現研發團隊約15人,與江蘇大學等高校知名專家、教授合作研究。歷年參編各類國家、行業標準約50批次;技術中心共獲得專利45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約50余項。研制的重大產品科研項目約3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