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恒大江海泵業:帶行星齒輪減速潛水電泵
技術名稱:帶行星齒輪減速潛水電泵
1、技術產品簡介
隨著潛水電泵在農田排灌、城鄉給排水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和不斷發展,其優勢日益趨顯。由于潛水電泵有著無比優越性,潛水電泵用戶不斷的擴大,促使潛水電泵的不斷發展和大型化,而隨著潛水電泵的大型化,與水泵為一體化的潛水電機受到水泵常數nD的限制,即潛水電機的極數越來高,潛水電機的直徑越來越粗,電泵的燈泡比越來越大,阻礙了潛水電泵向大型化方向發展。
帶行星齒輪減速潛水電泵的出現解決了潛水電泵大型化的問題。帶行星齒輪減速潛水電泵由三部分組成,配用潛水電機、行星齒輪箱、水泵。潛水電泵采用行星齒輪減速器后,潛水電機由低速電機變為高速電機,潛水電機一般使用6極潛水電機,即轉速980轉/分。電機直徑大大減小,潛水電機經行星齒輪減速箱將動力傳給水泵,相應地潛水電泵的燈泡比也大大減小,從而減小水泵的擴散損失。同時,潛水電機的體積減小,金屬消耗量大大減少,降低了成本,節約資源。
2、鑒定認證、專利與獲獎情況等
1.2008年“1800ZDBX-130、1600ZDBX-100帶行星齒輪減速大型潛水電泵”獲安徽省重點新產品;
2.2008年“ZDB、HDB(X)大型潛水電泵”獲安徽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
3.獲得專利:
1)具有上軸承降溫機構的潛水電機,實用新型專利,ZL201120035114.1
2)具有自循環冷卻功能行星齒輪減速箱的潛水電泵,實用新型專利, ZL201120035112.2
4.制定產品標準:DB34/T1245-2010《帶行星齒輪減速大型潛水電泵》
3、適用范圍
ZD(H)BX系列帶行星齒輪減速潛水軸(混)流泵適用于城市防洪排澇、農田排灌、跨區域調水、城市供水工程、電站給排水等。
4、應用案例
該產品已在安徽省江南產業集中區梅龍三站、廣東梅州黃塘泵站、肇慶大旺高新區白沙泵站、廣州市廣和泵站等水利工程成功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案例1:廣州市白云區廣和泵站
工程名稱:廣州市白云區廣和泵站
機組臺數:4臺套,投運年份:2010年
主要參數:泵型:1600ZDBX-100-500kW/10kV;水泵品牌:合肥恒大江海;水泵產地:合肥;葉輪直徑:1540mm;轉速:295r/min;
基本參數:設計揚程3.84m,最高揚程5.2m,流量8.6m3/s;
廣和泵站工程位于廣州市白云區廣和大橋上游約50m處,屬中型泵站。本工程是從珠江西航道經廣和泵站取水,通過明渠及附屬建筑物之后,將水送至白云湖,廣和泵站是北部水系建設的第一級泵站,屬于取水泵站,擔負著向廣州市各河涌補水,改善廣州市水環境的重任,為廣州市“碧水藍天”工程、示范泵站。泵站日運行時間大于10小時,年運行時間4000小時以上。
案例2:安徽省江南產業集中區梅龍三站工程
工程名稱:安徽省江南產業集中區梅龍三站工程
地點:池州市貴池區江南產業集中區
機組臺數:6臺套,投運年份:2013年
主要參數:泵型1650HDBX-50A-850KW/10KV,葉輪直徑1650mm,轉速230r/min
基本參數:設計揚程8.4m,最高揚程11.0m,流量7.75 m3/s
梅龍三站為安徽省江南集中區排澇泵站之一,位于池州市梅龍鎮梅龍街道九華河堤內側。梅龍三站具有抽排和自排功能,設計抽排流量為53.5m3/s,設計自排流量為14.0m3/s,泵站采用堤后式布置,通過泵站機組及時排澇,避免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遭受洪澇災害威脅。布置了我司6臺1650HDBX-50A帶行星齒輪減速潛水混流泵機組和2臺1000HDB-50A高壓潛水混流泵機組,八臺機組在平面上呈一列式布置,其中6臺大泵布置在中間,采用肘型進水流道,井筒蝸殼式出水流道,單泵設計流量7.75m3/s,設計揚程8.4m
合肥恒大江海泵業股份有限公司
郵編:213311
通訊地址:安徽省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金滬路2號
網址:www.hdjh.cn
聯系人:王傳富,手機:18756978062
電子郵箱:527398427@qq.com
技術持有單位簡介
合肥恒大江海泵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定點生產潛水電泵的專業制造廠,是國內專業制造潛水電泵成套產品、配套電控產品和泵站綜合自動化系統成套設備的綜合制造企業。注冊資本12000萬元,占地150畝。擁有大型的水工試驗室,具有國家排灌及節水設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頒發的--泵產品測試系統驗證證書(精度Ⅰ級),具備為進口和國產大型潛水電泵提供性能測試和全功能試驗服務能力,是國內具有大型潛水電泵100%實泵真機試驗能力的企業。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潛水電泵大型化關鍵技術設備產業化”獲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大型潛水電泵裝備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大型潛水電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安徽省工業設計中心、安徽省創新型企業、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創新方法試點企業、安徽省自主創新品牌示范企業,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現擁有國家專利110項、其中發明專利19項,軟件著作權29項。參與起草國家標準7項,其中頒布5項;主持(參與)起草行業標準16項,其中頒布12項;主持制定省地方標準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