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qingse中文在线,国产99久久久精品无码Ktⅴ,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首頁 > 科普園地 > 科普知識 > 農業節水不但有潛力而且有途徑

農業節水不但有潛力而且有途徑

發布時間:2017-01-23 14:20:14     瀏覽次數:2311

一、農業用水短缺與嚴重浪費并存

第一,農業用水供給嚴重不足。我國現階段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的1/4。預計到2030年,人均水資源量將下降到1760立方米,逼近國際公認的1700立方米的嚴重缺水警戒線。

第二,農業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全年降水的60%~80%集中在6~9月。秦嶺淮河以北土地面積占全國的65%,人口為40%,耕地為51%,而水資源總量僅為20%。

第三,水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短缺。全國90%的廢、污水未經處理或處理未達標就直接排放,11%河流水質低于農田灌溉標準,75%的湖泊受到污染。

第四,干旱缺水嚴重制約農業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年均受旱面積近4億畝,特別是近幾年農作物受旱面積達6億畝,因干旱影響糧食產量500億公斤。

與此同時,農業用水浪費嚴重。一是灌溉水利用率低,僅在40%左右;二是灌溉定額嚴重超標,多數超過實際需水量的1倍甚至多倍;三是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僅為30%;四是農業用水產出率低,每立方水僅產糧食0.8公斤,綜合經濟產出只有0.2美元。

二、農業節水有途徑、有潛力

一是通過改善灌溉設施節水。我國8億畝灌溉農田,總體設施裝備水平較差,節水灌溉面積僅2.8億畝。二是通過農田工程技術保水。集雨、覆蓋、建設土壤水庫等是非常有效的保水措施。三是通過改革灌溉制度節水。按作物遺傳特性推算,生產一噸玉米需水500~600立方米,小麥500~700立方米,水稻900立方米,對比目前生產1噸糧食耗水達1250立方米的現狀,節水潛力大。四是通過調整農業結構節水。建立節水型的種植結構,將會釋放出巨大的節水潛力。

三、發展節水農業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要處理好水資源配置與調整農業結構關系。一方面,要緊緊圍繞農業結構調整這個中心,在節水增效上下工夫,突出用水的投入產出效益;另一方面,農業結構調整要遵循和適應水土資源配置特點,建立節水、抗旱、耐旱型種植結構。

二要處理好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農業生產要集約經營,堅決避免破壞水土資源的粗放式生產。要真正認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三要處理好旱作農業與節水灌溉關系。必須明確,旱作農業和節水灌溉是節水農業的兩大有機組成,只是在形式上,旱作節水強調農田建設、農藝、生物和化學等綜合措施,而節水灌溉突出工程設施裝備。

四要處理好傳統節水技術和現代節水技術的關系。我國的農業史,也是一部抗旱節水史,要在開發利用好傳統節水措施的同時,引入先進技術,賦予節水農業新的內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