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在水利工程的應用
侯振虎
(中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徐州,221000)
摘 要:水土資源是人類繁衍生息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是隨著各項社會生產活動的不斷開展我國的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及水資源缺乏等問題越來越嚴重,這種種現象都對水利項目提出了新要求和新考驗。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應用于水利工程建設中,能夠更加快捷的獲取區域水文、水位高度、河道流量、污染狀況等信息,為水利工程建設提供良好的數據支撐。基于此,本文就以水利信息化系統規劃建設為核心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統;規劃建設
1引言
為了更好地保證水利項目的持續正常運行,從而發揮水利項目在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有作用,就需要科學合理的開展水利信息化系統建設,以相關實際案例為參考,探討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設計,開展水利信息化系統建設優化策略研究,對于加速我國水利信息化系統建設來說意義重大。
2水利信息化系統應用案例分析
2.1在某地區的建設策略
在展開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實際案例來做深入的分析。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某一地區就非常重視水資源監控,并且以防汛防旱為目標,做好了一系列的工作規劃。在水利信息化系統的調查中可以發現,該地區存在著大量的河流和湖泊,設置了4000多個監測點,3個數據采集中心站。水利電子地圖的比例是1:250000,能夠實時反映出當地的水文情況。工作人員展開工作時,可以很好地了解到歷史水文以及防汛防旱工作情況,以此來做當下的雨水情和水資源問題的檢測。
2.2水利信息化系統功能
2.2.1資源共享
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展開,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搭建水利信息系統的時候,需要做好資源共享,從全球化的角度出發來做深入分析,根據當前階段資源信息的調整狀況來解決目前存在的系統性問題,做好數據的統一規范處理以及整合,如沂沭泗防洪工程移動信息查詢系統,在該系統的開發過程中,需要整合標準化管理系統,河湖管理系統等,不同系統由于數據存儲、管理、分析、查詢上可能出現表格格式不統一的情況,我們將不同系統模塊集成到一個綜合性的管理系統,讓應用更便捷,讓數據共享更加科學。
2.2.2GIS主題分析
實際工作中,GIS主題分析利用到了GIS分析技術來搭建分析平臺,并以圖形化的方式展現。水文監測的內容為信息角色提供技術支撐,也讓防洪防災更具備數據上的支持。GIS主題讓智慧決策有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可以以數據說話,以圖分析,更方便地讓工作人員在現有水資源信息環境的基礎上了解情況,并給出正確決策。
2.2.3水環境監測管理
互聯網智能視頻以及衛星遙感都是當前階段水環境監測管理會使用到的技術手段。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實時采集衛星云圖水質雨量等信息,在GIS地圖的基礎上做出去了實時監測。工作人員可以隨時了解到歷史數據,明確監控點位、監控設備的情況。系統還可以做好預警報警的展示,顯現出在線監測設備的內容,并通過數據統計分析來及時有效的反映氣象災情、洪水預報的問題。工作人員也可以做好旱情分析,通過良好的預測來得到預測評估分析的內容,這樣可以很好的提高政府服務效率,使水利工作水平有更好地提升。
2.2.4信息決策支撐
任何工作的決策都和信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實際工作中,信息決策支撐系統包括了風險管理、緊急救援指揮這兩個模塊,其會實現的作用和功能包括了應急監測資源的調整,應急救援力量的管理,以及應急救援物資的規劃。工作人員需要及時掌握應急資源分布狀況,根據資源優化的要求進行合理調度,使各方面的工作推進功能具備良好的技術支持。如何實現實時掌握應急資源分布狀況,就需要將水利工程應急資源信息化,建立一套應急物資智慧管理系統。經過對水利工程應急物資使用情況深入研究,我們開發了智慧水利工程應急物資管理系統,我們通過對水利應急物資賦予唯一識別身份,使得物資出入庫都會進行自動識別并錄入系統,實現水利工程應急物資管理的數據化、信息化。
2.2.5一站式管理服務
使用水利信息進行服務的時候,一站式管理服務包括了現有技術和新建業務資源的共享,會使一站式服務更加快捷、更加方便,也讓工作的推進更加有效。在展開工作的時候,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可以明確工作的具體安排,根據實際情況提升服務質量,根據資源信息和應用系統實現單點登錄、全網通行,讓水利信息服務有一個統一入口,可以支持不同應用的用戶來了解相關信息。政府組織也可以得到一站式管理服務系統高效分享的信息,并進行協同作業,使日常運作能力快捷、有效、專業。
2.3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設計
2.3.1水文、水位高度監測
河流湖泊以及水庫大壩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表現特征,水壩的目的主要是控制水溫變化,調節水位,面臨洪澇災害的時候也能夠使用不同的傳感設備來及時預警,這樣可以降低人員和經濟財產損失,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實時監測得到流速流量等信息。另外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也可以使用系統,及時了解主要變化情況并進行自動報警,自動打開排水端口協調系統的不同模塊。工作人員在調整監控計劃的時候,可以進行規劃處理,讓洪澇災害的預防和治理工作都能夠落到實處。另外相關的工作人員還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獲取不同水文監測點數據,了解相關區域的情況,在容易發生災害的地方設置好監測點,然后收集信息,使用不同的通信技術,及時監測水文狀況并傳輸相關的數據資料。可以在處理和決策中做好水文水位高度調整,了解應用好監測平臺,提高工作推進的效率。
2.3.2地下水位、水溫、水質監測
了解地下水變化規律,做有序開采,對可持續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來說,地下水監測系統涉及的數據包括了水質水溫等內容。不同的時段往往會用到不同的水位傳感器、水質傳感器、水溫傳感器、地下水遙測終端機等一系列的設備,取水輸水上也會用到不同的內容,所以相關的工作人員在展開工作的時候,需要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明確不同數據的收集信息目標,做好有效規劃,讓地下水監測點的數據指標處理工作能夠更加科學。檢測終端收集到的數據信息有不同的類別,收集之后會在不同的通信渠道上傳輸,GPRS、4G網絡會把相關數據及時傳輸到服務器,而云服務器則會對數據做一個分布式計算處理。云水利監控軟件平臺可以得到處理后的數據,相關的管理人員和使用者也可以在手機App客戶端上了解到相應的數據信息,同時保證雨水收集區域水文水質等一系列指標變化都可以在隨時監控的范圍中。
2.3.3明渠灌溉水位、流量監測
農業灌溉區往往是和明渠互相連通的,所以明渠的監測也是非常必要的。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相關的信息要點來做深入的規劃和調整,使工作內容能得到更有效的規劃。相關人員使用明渠可以給農業生產提供需要的技術支持。多種傳感器的應用可以得到水位高度、出水狀態等一系列的信息,使用網絡通信渠道,可以把監測到的數據上傳。管理人員可以根據農田土壤溫濕度、pH值、水量等一系列信息來發布對應的控制指令,給出灌溉用水量以及灌溉時間的科學指示,并作出自動采集和結算的任務,讓水利工作可以更加靈活、也更加科學。
3 結束語
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作為水利工程的核心組成,是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形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精細化、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專業化的迫切要求。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是要完善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持續升級前后端軟硬件,提升智慧水利網絡安全態勢和應急處理能力。當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收集并存儲大量數據時,我們應及時并全面地開展大數據分析,更好的為現有的水利工程項目、在建的水利工程項目以及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提供數據服務。
參考文獻:
[1]吳家梅.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糧食,2022(09):76-78.
[2]戴紅,武建,馬士峰.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在水利工程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1,50(05):77-78.
[3]徐文輝,劉春林.新時代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水利信息化系統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20(04):200-201.
作者介紹:侯振虎,男,本科,高級能源管理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管理、水利自動化、信息化等工作。通訊地址:南京市江寧區鵬山路7號天印鴻圖2棟9樓,聯系電話:1865225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