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高農村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措施
陸鵬飛 陳令建
(徐州市賈汪區水利局 221011)
摘 要:水利是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增產、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條件,加強農村水利灌溉管理對于我國農業優化升級、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結合多年實際工作經驗對農村水利灌溉管理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提出了策略。
關鍵詞:農村水利;灌溉;管理
長期以來,基層水利工作者認為水利灌溉的管理主要是水利灌溉設施的維護、灌溉水資源量的分配和水費的收取,但隨著農業從單方面追求糧食產量向農產品多樣化、特色化方向發展,農民對水資源使用量日益增加,水利設施的使用頻率也不斷提高;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和水利設施的基礎上合理分配水資源量、高效利用水利設施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地方政府和水利工作者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1農村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群眾積極性降低。近些年來受中央取消兩工政策和農民外出務工影響,群眾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維修的積極性降低,組織難度日益加大,出工比率明顯下降,特別是一年一度的清於修渠出工率明顯下降。另外,村干部在運用“一事一議”政策解決出工問題工程中,有時為了回避矛盾而沒有將政策運用到位,造成水利建設和維修的投工投勞不足,影響了農村水利設施灌溉效益的整體發揮。
1.2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多元化、特色化農業的加速發展使農田水利灌溉作用日益凸顯,灌溉用水量不斷加大;但受水資源短缺和干旱因素的影響,各村之間爭水、用水戶之間爭水矛盾日益劇烈。
1.3水費征收制度尚不完善。多年來,水費征收制度改革緩慢,基本上沿用過去根據灌溉土地的數量進行收費。再加上近幾年水費標準不斷提高和宣傳不到位,部分農民意見很大,反應強烈,水費征收的難度日益加大,使基層水利工作者管理的積極性降低。
1.4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滯后。近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資金、技術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老不牢河灌區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城鎮化、公路和鐵路網絡建設的原因,使得一些已建成和在建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引起引排水不暢、灌溉渠道淤積等現象,影響了這些區域農田的正常灌溉。
2 提高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途徑和措施
2.1完善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推進農村用水民主管理。農民用水協會是用水戶參與管理的新生事物,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期,主要由村干部參與和負責,群眾參與程度低、組織結構不健全、民主管理水平低,需要盡快加以完善解決。首先,政府和水利部門需通過多種切實有效的措施支持農民用水協會建設,解決農村水利管理中運行效率較低的問題。其次,注重用水協會領導班子隊伍建設,通過摸底和宣傳使廣大農民真正把有威信、有責任心、有能力的人選進領導班子。第三,重視用水協會制度建設,通過將所有涉水事務和人員聘用公開,促進協會民主、有效規范的運作。
2.2加速水費征收制度改革,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依據水費征收的政策和法規,結合目前老不牢河灌區農業水利灌溉的實際情況,加速制定實際可行、大多數農民受益的水利灌溉計量收費制度,這樣做不但有效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時也將有效緩解各村之間、用水戶之間的爭水矛盾。
2.3努力提高基層水利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針對目前基層水利工作者學歷層次不齊、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的客觀實際,結合農村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崗位的特點,利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短期與長期相結合、脫產與在職相結合等各種辦法,提高水利工作者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農村水利專業隊伍。
2.4完善建設規劃,加速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針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現象,一方面要結合近2年中央有關加大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政策,多方籌集資金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待建的水利基礎設施在規劃建設方案時,首先要考慮到這一基礎設施將要承擔的灌溉負荷;其次,要考慮夏季洪澇、冬季冰凍對基礎設施的產生負面影響;另外還要考慮到周邊環境的道路、居民區等基礎建設項目的建設情況,以便減少這些因素對將來建成的水利基礎設施灌溉效率的影響。
2.5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水利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宣傳力度,農民參與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使灌區水資源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
3 結語
鄉鎮各水管單位要通過強化農村水利灌溉管理,以保障農村水利灌溉的健康發展,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農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和農業持續增產和農民增收。
作者簡介:陳令建 陸鵬飛,賈汪區水利局工程師,長期從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