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科技:基于活體熒光藻分類的水華預警技術
技術名稱:基于活體熒光藻分類的水華預警技術
1、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
基于活體熒光藻分類的水華預警系統主要應用領域是河流、湖庫的水華監測與預警。該系統包含水華預警平臺、在線監測系統、應急監測系統。
2、成果來源
自主研發。
3、技術概述及指標
(1)技術概述
基于活體熒光藻分類的水華預警系統包含水華預警平臺、在線監測系統、應急監測系統,其中水華預警平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近1個月的歷史數據帶入到大數據模型,綜合氮磷比、各種營養物質的含量、溶解氧、藻分類數據的情況,對未來一周營養物質的濃度、藻密度等數據進行預測,根據設置閾值對水華情況進行預警。藻分類的原理是基于捕光色素的捕光效率的差異性,利用不同門藻類的熒光光譜,實現藻分類;應急監測系統是由浮船搭載藻分類、五參數等秒級出數儀表進行大范圍的巡視。
該系統包含平臺端、數據傳輸端和數據端,平臺端由水華預警平臺組成,數據傳輸端包含移動網絡及其設備,數據端由浮船、無人船等組成。首先數據端對被監測區域的營養鹽指標(CODmn、TP、TN、NH3N)和五參數指標進行實時監測,活體熒光藻分類設備根據深度做出藻分類的剖面數據,數據通過數據傳輸端實時上傳到平臺端,平臺根據氮磷比、各種營養物質的限值、藻密度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給出水質達標情況,水華風險評估以及水華日歷,當出現水華風險的情況能夠生成事件,給出水華治理建議,如:藻類打撈。在應急響應時,針對重點區域,使用無人船擴大測量范圍,豐富測量數據,使結果更加準確。
(2)技術指標
技術指標 | 技術參數 |
水體濁度 | 不超過100NTU |
風力 | 不超過8級大風 |
水流速度 | 不超過0.5米每秒 |
測量因子 | 藍藻、綠藻、硅藻、甲藻、隱藻藻密度及葉綠素a、總葉綠素a、濁度、溫度、深度、水質參數 |
檢出限 | 0.1μg/L |
示值誤差 | 5% |
4、應用案例
案例名稱: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地表水環境監測網絡項目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浮船站以及小型水質自動監測站的系統設計,儀表的提供安裝調試及運維。項目規模包括10套浮船式水質自動監測站以及28套小型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廣西省內水質、水華相關監測,并能實現水質、水華的預警。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郵編:310052,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濱安路760號
網址: www.fpi-inc.com
聯系人:薛路 聯系電話:400-700-2658 手機:13813905931
電子郵箱:fpi_market@fpi-inc.com
技術持有單位簡介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203)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中國杭州,是一家以高端儀器裝備產品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平臺型企業。公司業務涵蓋智慧環境、智慧工業、智慧實驗室、生命科學等領域,為環境、水利水務、應急安全、冶金、石化、化工、水泥、半導體、材料、能源、地礦、食藥、疾控、生命科學等眾多行業客戶提供分析儀器、試劑耗材、信息化軟件、運維服務、檢測服務、咨詢服務等創新產品組合與解決方案。
聚光科技是生態環境的守護者,為環境保護提供監測與管理。公司以智能感知監測和智慧平臺管控,實現生態環境數據的匯聚共享,致力于為客戶搭建“測、管、治”三網融合一體化平臺;通過環境監管的自動化、智能化、立體化,實現達標管控的目標,打造中國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引領品牌。
聚光科技擁有創新驅動的核心團隊:研發團隊1800余人、 研發碩博學歷60%+ 、累計研發費用10億+ 、研發投入占營收比20%+。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兩項),環保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金獎,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境技術進步二等獎, "一帶一路"環境技術合作聯合體發起單位等獎項。公司掌握自主專利,形成技術標準:主持及標準制定90+ 、專利取得1300+ 、計算機著作權登記700+。公司擁有先進的創新平臺及科研項目:核心技術平臺50+、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10+,比如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全國唯一“國家環境保護監測儀器工程技術中心”(生態環境部)、浙江省環境與安全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等等;牽頭/科研項目100+ ,比如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專題項目,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