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qingse中文在线,国产99久久久精品无码Ktⅴ,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首頁 > 學術交流 > 學術論文 > 溫比亞臺風對徐州地區的降水影響分析

溫比亞臺風對徐州地區的降水影響分析

發布時間:2023-09-28 18:06:29     瀏覽次數:2111

席  琳[1],胡慎慎,薛  丹,張慶池,劉子賀

(徐州市氣象局,江蘇 徐州 221000)

摘要:“溫比亞”臺風降雨強度之大、影響范圍之廣為歷史所罕見,它是2018年以來第8個登陸我國的臺風,也是第3個登陸上海的臺風。本文利用常規天氣實況資料、高空觀測資料以及雷達資料,對2018年第18號臺風“溫比亞”的特點及其對徐州地區的降水影響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溫比亞”為近海生成的臺風,登陸強度弱,但其登陸后深入內陸經久不消,降雨強度之大、影響范圍之廣歷史罕見。(2)“溫比亞”臺風對徐州的降水影響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臺風登陸前,受臺風外圍云系影響,徐州出現分散性雷陣雨過程;第二階段為臺風登陸后,受臺風倒槽影響,徐州出現區域性大到暴雨;第三階段為“溫比亞”在河南境內移動緩慢時,徐州一直處在臺風第一象限輻合區內,造成徐州市區及豐、沛縣區域性大暴雨、特大暴雨;第四階段為“溫比亞” 轉向后,受減弱的臺風低壓影響,徐州出現小到中雨、局部大雨。

關鍵詞:臺風;特大暴雨;徐州地區

 

1 引言

臺風是對人類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自然災害之一,臺風災害多由臺風暴雨引起,目前對臺風暴雨的研究較為廣泛[1-12]。統計發現,半數以上的臺風暴雨發生在其移動方向的前半部,其中大多數是由于中緯度系統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發生在后半部的暴雨則往往與低空西南急流的影響有關。

2018年是華東地區臺風較為活躍的一年,也是近年來徐州地區受臺風影響最多最嚴重的一年。20188月先后有臺風“摩羯”、“溫比亞”影響徐州,給徐州帶來嚴重的風雨影響和經濟損失。“溫比亞”臺風從強度來看雖然僅為熱帶風暴級別,但帶來的降水強度和持續時間歷史罕見。研究主要對“溫比亞”臺風的特點及其在徐州地區的降水特點進行分析。

2 臺風“溫比亞”概況及風雨實況

“溫比亞”是2018年以來第8個登陸我國的臺風,也是第3個登陸上海的臺風。2018年第18號臺風“溫比亞”815日生成,174時前后在上海浦東新區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秒,熱帶風暴級),18日下午在河南境內減弱為熱帶低壓,20日凌晨在山東北部變性為溫帶氣旋,之后進入渤海,20日夜間在黃海北部海面進一步減弱,2102時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號(圖1)。從生成到停編,“溫比亞”歷時超過5天,最強時為10級的強熱帶風暴,僅在登陸前維持7個小時,其余時段強度均維持在熱帶風暴或熱帶低壓級別。登陸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在安徽中部地區轉向西北方向移動,隨后在河南東南部地區轉向東北方向移動。這樣的移動路徑,讓“溫比亞”成了直接影響徐州地區的臺風,也是近年來影響徐州地區最大的臺風過程。此次過程造成4人死亡,3人經搶救無效死亡,18人受傷,924494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029235畝,其中農作物成災面積397950畝,受損房屋1824間。                                        

受“溫比亞”影響,81608時至82108時,徐州市出現區域性暴雨-大暴雨,豐、沛縣以及市區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過程累積降雨量最大達534.4mm,出現在沛縣棲山鎮,小時最大雨強達127.7mm/h,出現在豐縣范樓鎮。“溫比亞”影響期間,我市風力普遍達到6-8級,最大陣風11級(30.5m/s),出現在豐縣基本站。受溫比亞”臺風云系影響,181821分在徐州銅山區三堡鎮附近生成對流風暴。風暴以50-6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發展,2008分從豐縣首羨鎮移入山東。而在風暴移動過程中,兩度加強,產生龍卷。第一次在18時45分左右,徐州銅山區劉集鎮張集礦附近出現EF1-EF2級龍卷,影響路徑長度約1.3公里左右,寬40-50米,持續時間1-2分鐘。第二次在19時46分左右,豐縣鳳城街道謝集村附近,出現 EF1-EF2級龍卷,影響路徑長度約0.5公里左右,寬30-40米 , 持續時間1分鐘,附近氣象站測得最大風速30.5米/秒,11級風。

3 臺風“溫比亞”特點分析

(1)近海生成,登陸強度弱。“溫比亞”生成以后僅僅經過一天半的時間,就在上海浦東新區登陸,由于移速快,發展時間短,所以溫比亞強度相對較弱,最強時為中心最大風力10級的強熱帶風暴,僅在登陸前維持7個小時,其余時段強度均維持在熱帶風暴或熱帶低壓級別。

(2)移動路徑穩定,階段性特征明顯。溫比亞的移動路徑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8日之前),溫比亞生成后,副高保持強盛狀態,其南側偏東-東南氣流引導溫比亞保持熱帶風暴強度深入內陸,一路向西偏北方向移動;第二階段(18日),由于副高減弱東退至洋面,溫比亞缺少引導氣流導致在河南境內停滯、緩慢移動并轉向;第三階段(19日),溫比亞越過副高西脊點以后,沿其外側西南氣流快速轉向并變性為溫帶氣旋。其中第二階段移動路徑對徐州產生了重大災害影響。

(3)生命史長,深入內陸經久不消。從生成到停編,“溫比亞”歷時超過5天,“溫比亞” 從登陸到進入渤海,在陸地上維持時間長達73小時,歷史罕見。這主要是由于有南海海面和東海海面兩只水汽輸送帶,為溫比亞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另外,臺風生成時,東海水溫28°以上,給溫比亞充足的熱力支持。

(4)降雨強度大,影響范圍廣。受“溫比亞”影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和遼寧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澇災害,導致農作物受災、道路堤壩等基礎設施損壞、多地出現嚴重內澇、房屋倒塌及人員溺亡事件。據國家減災中心統計,此次臺風災害造成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8省(市)近1500萬人受災,數十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上百億元。受“溫比亞”影響,8月16日08時至8月21日08時,我市出現區域性暴雨-大暴雨,豐、沛縣以及市區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過程累積降雨量最大達534.4mm,出現在沛縣棲山鎮,小時最大雨強達127.7mm/h,出現在豐縣范樓鎮。“溫比亞”影響期間,我市風力普遍達到6-8級,最大陣風11級(30.5m/s),出現在豐縣基本站。18日18時45分銅山劉集鎮出現龍卷,19時46分豐縣鳳城街道出現龍卷。

4 臺風“溫比亞”對徐州的降水影響分析

“溫比亞”臺風對徐州的降水影響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臺風登陸前,168-174時,受臺風外圍云系影響,徐州出現分散性雷陣雨過程。1608時,臺風“溫比亞”位于東海上,副高勢力強大,在副高南側引導氣流作用下,“溫比亞”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受其外圍云系影響,徐州出現分布不均勻的雷陣雨天氣(圖2)。

第二階段為臺風登陸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受臺風倒槽影響,175-188時,我市出現區域性大到暴雨。1720時,副高分裂為兩段,勢力減弱,臺風進一步向西北移動,受倒槽影響,17日后半夜我市自東南向西北降水開始加強,此階段水汽輸送非常有利(臺風右側和副高西南側的東南風急流),濕層深厚,不穩定能量和垂直風切變小,對流不是很強,以低質心降水為主,降水效率較高,最大小時雨強21.9mm/h,總體雨量達到了大到暴雨(圖3)。

 

第三階段為1817-1908時,“溫比亞”在河南境內移動緩慢,徐州一直處在臺風第一象限輻合區內,市區及豐沛縣出現區域性大暴雨、特大暴雨。18日,副高減弱東退至洋面,“溫比亞”由于缺少引導氣流在河南境內移動緩慢。隨著溫比亞深入內陸,西風帶系統攜帶冷空氣匯入,斜壓性增強。臺風倒槽引起的強烈輻合抬升維持在我市附近,造成持續性的強降水(圖4)。除溫比亞自身攜帶的水汽外,還有太平洋和南海源源不斷的水汽輸送,低空急流明顯,18日低層強水汽輸送和強的水汽輻合中心都在我市中西部地區,造成了我市中西部地區區域性強降水。1815-1905時,溫比亞僅移動26km左右,移速相當緩慢。我市始終處于其第一象限強烈的輻合抬升處,此階段也是我市出現強降水的時段。

兩條強回波帶、列車效應明顯、強降水回波帶持續通過徐州西北部、臺風移動方向與強回波帶移向之間夾角較小等原因對徐州西北部地區造成疊加影響(圖5)。相比前一階段降水,此階段降水對流性明顯加強。K指數38℃,SI指數-0.65℃,CAPE能量260.6J/kg,垂直風切變加大,該階段出現了強雷電、大風(30.5m/s)、短時強降水(127.7mm/h)、龍卷等強天氣。

第四階段為“溫比亞” 轉向北偏東方向,198-208時,受減弱的臺風低壓影響,我市出現小到中雨、局部大雨。1908時,溫比亞匯入西風帶系統繼續向東北方向移動,受其倒槽影響,我市出現分布不均勻的雷陣雨天氣。20時,溫比亞逐漸遠離,對我市影響逐漸停止。


5 小結

本文通過對“溫比亞”臺風特點及其對徐州地區造成的暴雨影響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溫比亞”為近海生成的臺風,登陸強度弱,僅為熱帶風暴級別。但其登陸后深入內陸經久不消,降雨強度之大、影響范圍之廣歷史罕見。

2)“溫比亞”臺風對徐州的降水影響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臺風登陸前,受臺風外圍云系影響,徐州出現分散性雷陣雨過程;第二階段為臺風登陸后,受臺風倒槽影響,徐州出現區域性大到暴雨;第三階段為“溫比亞”在河南境內移動緩慢時,徐州一直處在臺風第一象限輻合區內,造成徐州市區及豐、沛縣區域性大暴雨、特大暴雨;第四階段為“溫比亞” 轉向后,受減弱的臺風低壓影響,徐州出現小到中雨、局部大雨。

 

參考文獻

[1]陳聯壽,丁一匯. 西北太平洋臺風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145 -154.

[2]王黎娟,高輝,劉偉輝.西南季風與登陸臺風耦合的暴雨增幅診斷及其數值模擬[J].大氣科學學報,2011,34( 6) :662-671.

[3]郭榮芬,魯亞斌,李華宏.盛夏昆明兩次致災大暴雨對比分析[J].災害學,2018,33(4):122-128.

[4]郭達烽,周芳,陳翔翔,.登陸臺風“麥德姆”的空心結構及其特征[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7,33(3): 10-20.

[5]ZHENG Feng, ZENG Zhi hua, LEI Xiao tu. A Study of Rapid Decay Typhoons in Offshore Waters of CHINA[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17,23(4) : 471-480.

[6]黃莉,白龍,李紫甜.適當冷空氣對秋季臺風暴雨增幅作用研究[J].災害學,2018,33(2):38-44.

[7]肖柳斯,諶志剛,胡東明,.強臺風“彩虹”衍生的龍卷風特征分析[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7,33(3):21-28.

[8]孫建華,趙思雄.登陸臺風引發的暴雨過程之診斷研究[J]. 大氣科學,2000,24 (2):223-237.

[9]萬齊林.熱帶氣旋外圍環流中次天氣系統與天氣尺度系統相互作用的診斷分析[J].熱帶氣象,1991,7 (4):372-377.

[10]閻琦,趙梓淇,李爽,.2018年遼寧兩次致災臺風暴雨動力機制對比分析[J.災害學,2019,34(3):7684.

[11]于玉斌,段海霞,炎利軍,.超強臺風桑美(2006)近海急劇增強過程數值模擬試驗[J].大氣科學, 2008, 32 (6):1365-1378.

[12]CHEN Lian shou, LI Ying, CHENG Zheng quan.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on Rainfall Associated with Land 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27 (5):967-976.

 

作者簡介:席琳,女,碩士,主要從事中長期預報工作,13705217385xi.lin.lin@163.com;通信作者:胡慎慎,女,碩士,主要從事氣象服務工作,919069145@qq.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