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加快徐州市區域供水建設的思考
韓永紅 楊 超
(徐州市水務局供排水處 221018)
摘 要:徐州市區域供水建設起步晚、推進難度大,本文從區域供水規劃編制、推進地面水廠建設、統籌兩大飲水安全工程入手,分析當前的主要問題,提出下步建議和思考。
關鍵字:區域供水;工程建設
區域供水工程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實現城鄉統籌,徹底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提升鄉鎮百姓幸福指數的重要載體。也是實現我省“十二五”末基本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9月7日省住建廳通報了我市城鄉統籌區域供水規劃實施和供水安全工作進展情況。我市從2006年開始進行區域供水工作,雖然我市各地做了一些工作,由于配套資金等問題導致我市區域工作進展緩慢。徐州市區域供水建設的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和下步建議及思考如下:
一、高標準完成區域供水規劃的編修工作,進一步加快工程建設步伐,努力提高區域供水鄉鎮覆蓋率
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美好城鄉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蘇辦發〔2011〕55號),《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城鄉統籌區域供水規劃實施工作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12〕93號)的要求,2012年我市區域供水鄉鎮覆蓋率應達到55%,截止2012年6月底,我市才完成54個鄉鎮(含12個辦事處),區域供水覆蓋率達42.86%。遠遠沒有達到省建設廳和我市各地簽訂的責任狀的目標。由于前期工作沒有完成,給后期的工作增添了較大的壓力,在加上原有職能部門職責的調整,交接時沒有交待清楚等各種因素,導致我市區域供水工作停滯。
從2011年開始,從規劃入手開始認真做好市區(含銅山、賈汪、經濟開發區)和5縣(市)的區域供水規劃編修工作,目前各地已完成區域供水規劃的編修工作,豐縣、沛縣、新沂市、邳州市已完成本級政府的審批工作,各地對照2012年底55%的考核目標重新調整了供水鄉鎮覆蓋計劃,按照基本工程建設程序做好項目的各項前期工作。
從前三季度調查的情況來看,市區、銅山、賈汪、經濟開發區、豐縣、沛縣、銅山、新沂、邳州市都按照年度計劃,按照建設工程的基本程序,從項目的立項到項目的招投標,認真做好項目的各項準備工作。截止9月30日,我市共完成12個鄉鎮的管網鋪設任務,其中豐縣1個,沛縣1個,賈汪1個,銅山3個、新沂市6個,區域供水鄉鎮達到64個,區域供水覆蓋率達到52%。
二、加快推進地面水廠建設,努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區域供水基礎是鄉鎮管網建設,關鍵是地表水廠建設,地面水廠建設是推進區域供水工作開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市各地主要還是地下水源為主要供水水源,遠遠達不到區域供水的需求,從“江蘇省供水水質報告及監測系統”水質檢測數據來看,我市睢寧、沛縣、經濟開發區地下水廠都存在不同的水質超標,o所在地的居民飲水安全帶來了隱患,加快推進雙水源建設,積極推進地表水廠建設和深度處理工藝刻不容緩,目前,全市各地把地面水廠建設作為“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點工作加以推進。作為今年市重點工程,徐州市區區域供水中心水廠(暨劉灣水廠擴建)工程, 2月27日開工建設,目前各項工作按照計劃穩步推進中,計劃2014年上半年建設完成,屆時劉灣水廠的日供水能力將達到40萬噸,基本滿足主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銅山城區的用水需求;新沂地表水廠自2011年開工以來,已完成水源地劃分、水廠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年底準備通水;沛縣地表水廠2006年開工建設,由于建設資金問題2008年停止建設,2011年11月沛縣政府對地面水廠經過評估以7100萬元進行回購,目前已完成資產移交、土地使用證、取水口論證及取水許可、特許經營權許可等工作,正在籌措資金準備建設;邳州地表水廠已完成規劃選址,正在進行招商。
三、立足現狀,統籌兩大飲水安全工程,積極做好區域供水工作
水務一體化后,水務部門負責區域供水的指導協調工作結合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目前一些鄉鎮還不具備和地面水廠的清水主干管網相連接,各地充分利用水務一體化的優勢,把區域供水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結合起來,利用現有水源,對相鄰的鄉鎮,按照區域供水規劃的主要干管進行連接,使鄉鎮的管網建設改造工程與區域供水工程兩大工程無縫銜接,為配合區域供水,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改造過程中所有管材和配件,都按照各地區域供水規劃的技術指標要求配置。目前賈汪境內已完成的3個鄉鎮,互聯互通工作,青山泉鎮正在組織施工,力爭年底前完成管網鋪設任務,待區域供水總管到位后由各鄉鎮組織接通。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麻痹,責任意識不強“。十一五”期間,按照省建設廳和各縣(市)、區簽訂的責任狀,應完成通達鄉鎮52個,至“十一五”期末全市共完成通達鄉鎮29個。遠遠沒有達到原有的目標,給后期的工作增添了較大的壓力,在加上各地原有職能部門職責的調整,交接時沒有交待清楚等各種因素,導致部分縣(市)區域供水工作停滯。
為了加快推進我市區域供水工作的開展,市政府2次召開專題會議,漆市長就做好區域供水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了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我局對各地區域供水工程前期進展情況進行了檢查,情況不是很理想,雖然各地都做了計劃,但是由于資金、技術等問題,一些地方至今還停留在計劃階段,甚至一些地方2012年根本就沒有鄉鎮敷設管網計劃,更沒有具體的解決措施和方法,只是一味的強調客觀原因,沒有查找主觀因素。
(二)積極性不高,推進力度不夠。區域供水工程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已明確地方政府是實施區域供水工程責任主體,但是個別地方政府沒充分認識到這項民生工程的重要性,片面認為本地區地下水比較豐富,水質優良,使用安全,現有供水條件可以滿足城鄉居民基本需求,以財政壓力大、農村已實施農改水工程為由,實施區域供水工程熱情不高,致使區域供水工作進展緩慢。
(三)任務異常艱巨,措施落實不到位。區域供水工作除投資大、周期長、回報低外,工作難度也很大,2011年省委省政府已將區域供水納入《全省美好城鄉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12年是主要考核年,蘇北地區區域供水覆蓋率要達到55%,而我市各縣(市)區通水鄉鎮不等區域供水覆蓋率懸殊較大,各地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距離完成省、市兩級政府考核目標相差甚遠。為了加快推進我市區域供水工作的開展,市政府于四月份召開了全市區域供水和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現場觀摩會,就有關區域供水實施方案和計劃要求上報,但是到目前為止睢寧、邳州還沒有上報,其他縣區雖然上報但是還不能完成55%的考核目標。
實現區域供水城鄉聯網,基礎在地表水廠規模化,關鍵在輸配管網全覆蓋。一些地方認為本地區地下水比較豐富,水質優良,使用安全,沒有將使用地表水,建設地面水廠納入區域供水重要工作,導致區域供水實施計劃安排不科學、不合理,在管網建設方面分散、局部和低標準的現象。導致區域供水工作未能按計劃推進。
(四)資金投入不足、工程建設滯后。雖然我市各地區域供水雖然已通達54個鄉鎮(12個辦事處),區域供水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大部分鄉鎮還是依靠縣城或中心鎮進行輻射,從目前鄉鎮供水覆蓋率來看,區域供水資金不足問題是制約區域供水工程實施的關鍵因素,從目前市區及各縣規劃情況來看,區域供水工程到2015年年底全市大約要投資43億元。巨額投資還是給地方政府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但是區域供水工程建設的責任主體是當地政府,地方政府應該多渠道統籌相應的配套資金。
“十一五”期間,區域供水工程主要由各地供水企業來實施,由于投入資金較大,管線較長,管理維護困難,水費收繳困難等導致部分供水企業虧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將供水企業投資建設的區域供水工程省級“以獎代補”資金挪用,根本沒有按照上級要求做到“專款專用” 導致供水企業也難以繼續實施工程。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地方政府配套資金不足,還是制約了區域供水工程實施,作為各地區域供水主管部門由于沒有當地政府資金支持,雖然省級“以獎代補”主干管網補助資金從2012年開始提高到36%,但是由于投入資金巨大,還是沒有辦法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從而很難保證實施區域供水工程。
五、下步建議和思考
(一)加快組織市區區域供水建設。市區區域供水規劃已經通過省住建廳審查,并已上報市政府。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照市區區域供水規劃,在加快推進鄉鎮管網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快水源工程建設,一方面積極做好順堤河取水口北移工程,另一方面按照雙水源建設的標準積極籌劃駱馬湖第二水源建設。對現有的地表水廠和在建的區域供水中心水廠加快提標改造的進度爭取早日建成大市區區域供水工程。確保市區居民,邳州、睢寧部分地區早日使用干凈衛生的飲用水。
(二)加大督查力度,推進區域供水工作的開展。從目前區域供水覆蓋率來看,主要問題集中在縣(市)、區,按照2012年蘇北地區區域供水覆蓋率達到55%的考核目標,結合各地區域供水覆蓋的情況,將加大督查力度,嚴格按照市政府創建生態城市建設的考核目標,每月1-2次對各地區域供水工作進行現場督查,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三)積極協調上級有關部門,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省政府為了加快推進蘇北地區區域供水工作的開展,“十二五”期間管網建設從2012年開始補助36%以上。我們按照上級有關要求,協助各地做好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配合各地多渠道爭取區域供水工程項目的省級以上資金的補助工作。
參考文獻:
1、《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全省美好城鄉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
2、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決定》